1.1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2.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2.2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里的空气)在振动。
2.3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3.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3.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振动),却听不见(声音)。
3.3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3.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是因为此时传播声音的物质是(桌子),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液体和气体强,(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最弱。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3.6“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
4.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课本P9耳朵结构图及作用熟记。
4.2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3(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5.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2(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6.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2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会引起尺子(振动的快慢和音高的变化):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6.3物体小一点、短一点、细一点,发出的声音音高比较高,物体大一点、长一点、粗一点,发出的声音音高比较低。
7.1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办法:(1)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琴弦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琴弦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3)琴弦拉得越(紧),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琴弦拉得越(松),振动越(慢),声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