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卡为什么如此有效?
“闪卡的发明是教育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突破,它既简单,又有效,还老少皆宜。”
——斯坦福教育研究生院的院长施瓦茨
闪卡工具的两项基本原理是“提取式重复”和“间隔式重复”,这些原理的有效性是很多实证研究反复证实过的,也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共识。
1.提取式重复
仅仅进行浅尝辄止的重复阅读(输入)并不能有效地促进记忆,相反,将重点放在知识输出(回忆)的复习方式,即所谓的“提取式重复”,被认为是复习的最佳方法。换言之,从海马体的角度来看,当我们频繁地使用某种信息时,我们的大脑会认为这种信息非常重要,从而更加牢固地将其记忆下来。
2.间隔式重复
间隔重复是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复习方法。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了信息遗忘的过程,即新学到的知识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被遗忘。相对于无意义音节,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在记忆中的保持时间更长,遗忘速度更慢。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初次记忆时,一定要进行意义学习,不要死记硬背。
闪卡工具的核心即复习提醒的算法,软件通过个人复习时的反馈安排个性化的复习时间,帮助我们高效保持已经记住的内容。
二、阻碍闪卡释放威力的四大巨坑
可能有些同学接触过闪卡工具,也使用过,但并未感受到这类工具的强大。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使用不当,大多数人只掌握了皮毛,并未掌握闪卡使用的精髓。使用闪卡最常见的有以下四大巨坑:
巨坑一:卡片内容冗长、复杂
这是最常见,且最易被忽视的一个巨坑。它直接导致闪卡的巨大威力哑火。关于心理学考研,市面有很多闪卡,但无一例外都踩到了这个坑里。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包含好几百字,信息量极大。这样的大段内容忘得很快,后面要花大量的时间重新拾起来,当忘得非常多的时候就“积重难返”了,很多人因此又放弃使用闪卡。
巨坑二:跳过理解,直接使用别人的闪卡
理论上来说,使用闪卡最佳的方式,就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语言总结笔记制成闪卡,再进行背诵。然而,对于考研人来说,自己制卡时间成本高,所以不得不使用三方制作精良的卡片。这里我的建议是,最好在他人卡片上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在卡片答案面补充自己的总结,提炼关键词,或粘贴上自己画的记忆“逻辑图”。研心学开设的“结构化记忆法”课程的核心就是教大家如何针对一段背诵材料画逻辑图。
巨坑三:“学”与“习”不同步
我们喜欢学新,抵触习旧,喜欢刷三千题,抵触把一千题刷三遍。虽然我们都知道,及时复习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及时复习新学的知识。
想想看,如果你隔了一段时间再去看之前学的东西,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而且有点看不下去,因为你当时理解的东西已经开始模糊了,理解消退了再看就比较费劲。但是,如果你马上复习,就能趁着记忆还新鲜,更好地理解背后的道理和含义。
巨坑四:盲目加大闪卡复习量
熟悉闪卡工具的人应该知道它的运行机制,就是每天新学的内容都会根据你的反馈在未来某个时候进入待复习状态,如果每天新学的内容过多,时间拉长后,后期每天的复习量就会成倍增加,导致无法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从而带来挫败感,影响复习的积极性。
三、科学制卡的两大大原则
一张科学有效的高质量闪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最小信息化原则
组织欠佳的知识复杂而冗长,组织良好的知识简单而具体。
制作有效闪卡的第一原则就是“简洁”,也就是要最小信息化。问答卡片不能过于复杂,要对信息进行拆分,每张卡片聚焦于一个细节。简洁的措辞常常能帮助我以较少的重复次数记住答案。因为细节太多的卡片容易让人分心,使得我们很难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提取细节上。
简洁使复习环节保持了一种轻快、流畅的节奏。复杂的卡片内容会令人感觉沉重,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会使复习环节感觉像一件苦差事。因为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小的,内容多了根本就塞不进去。
2.问答形式制卡(自制最佳)
心理学考研最大的特点就是背诵内容多,而且简答题分数占比高,尤其是自命题院校,很多都只考主观题。哪怕是选择题考点,我们利用问答形式制卡,记忆效果也更好。
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但一个模糊的问题,注定匹配不到你想要的答案。所以制卡过程中我们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同时也要满足卡片的信息量最小化。
比如:我在一个anki记忆卡资源网上找到一个销量靠前的心理学闪卡。首先,问题不明确,直接就一个“神经元”,这很明显不是一个问题,也无法指引我们朝哪个方向思考,回忆。其次是答案内容太复杂,又是定义,又是组成,还有分类。这种卡片对记忆的帮助微乎其乎,反倒会伤害用户使用闪卡的积极性,从而质疑闪卡的有效性。

四、研心学《考点闪卡》 有什么特色?
特色一:根据功能不同提供“学习卡”和“速记卡”
“速记卡”即遵循“信息最小化”原则,将每个考点问题的答案进行拆分,形成多个子问答对。从而实现丝滑刷卡体验,将记忆压力降至最低。“学习卡”即研心学《超级考点笔记本》原始材料的问答对,答案内容完整。我们可以先通过学习卡进行学习,比如提炼关建词,制作记忆概念图等,也就是二次加工。然后,再用速记卡进行复习,到达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回过来复习学习卡,将记住的“最小信息化”闪卡整合起来,巩固完整的考点回答。
特色二:结构化组织卡片
前面我谈到闪卡的第一原则要简洁,也即“信息最小化”。可能就会有人担心,如果知识点过于碎片化,会不会影响知识的整体结构?
这一点我们可以依托闪卡工具的双链功能以及框架结构功能来解决闪卡碎片孤立的问题。“速记卡”的每一张卡片都会双链到“学习卡”对应的原始问题上。这样我们既能实现丝滑的刷卡记忆,又能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特别说明:由于anki记忆卡没有双链功能,大家在购买完成后,我会单独发一个软件,但请务必在anki记忆卡平台上购买卡牌)
特色三:附带记忆概念图
今年研心学的闪卡新增了,记忆概念图。是我采用结构化记忆法,根据《超级考点笔记本》上的每个考点进行制作的。大家再复习的时候,可以先看概念图,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回忆不起来,再看相应的背诵材料。

特色三:考点星标
“星标”的功能必须明确,不能模糊,要给到考生最直接的指导作用:背还是不背?哪些优先背?研心学将考点划分三个星标等级。而等级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背诵优先排序。“优先”包含顺序优先和熟练度优先。也就是说,凡是有星标的考点,都是需要记忆的,只是需要分清主次。
三星标(★★★):最先背诵,滚瓜烂熟;
二星标(★★):三星考点背烂后,再背;可以熟而不烂;
一星标(★):二星考点背熟后,再背;允许半生半熟,
五、如何购买《考点闪卡》
直接在“anki记忆卡”平台购买,购买后查看联系方式,补发相应资料。
目前研心学提供312统考全部科目的《考点闪卡》(学习卡、速记卡、概念图卡);
以及以下347专硕院校的《考点闪卡》(学习卡、速记卡、概念图卡):
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深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