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①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为病;②生病起于过用
已购买下载者建议复制以下内容对应字段添加笔记。

(粘贴后预览格式奇怪者,建议粘贴前先在空格内随便打点字,再粘贴。然后删空格删回车,再换行,便会恢复模板字体格式)
(排版以你感觉舒服为准)
①文段:{{c1::勇者气行}}则已,{{c1::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标题:《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注释:人之居处动静勇怯:勇怯(体质强弱)
凡人之惊恐恚(huì)劳动静,皆为变也:恚(怒)劳(过劳)
夜行则喘出于肾:喘(脉之动疾),“肾属亥子,而气主闭藏,夜行则肾气外泄”
淫气病肺:淫气(妄行逆乱之气)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堕损筋血,因而奔喘,故出于肝也”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惊则神越,气乱于胸中,故喘出于肺。心藏神,神乱则邪入,故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湿气通肾,骨,肾主之”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已(不发病)
备注:
以正气为主导的发病观。体质强弱与发病的关系。
体质强壮的勇者,因其经脉和调,气血通畅,虽遭遇夜行、惊恐、渡水、跌扑等刺激,也只是出现一时的生理反应,通过脏腑气血的自身调节,机体很快就能重新恢复平衡协调,从而不发病。
体质虚弱的怯者,因其脏腑经脉失调,气血不和,当受到以上诸种不良刺激时,脏腑功能难以进行自身调节,无法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机体即可发病。
体质强弱反映了正气的盛衰,体质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以《内经》中医正气为主导的发病观思想。
②文段: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c1::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标题:《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原文: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注释:惊而夺精,汗出于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持重则伤骨,运行则阳气内动,“骨劳气越,肾复过疲”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则伤筋,恐惧则伤魂,肝受其伤”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摇体劳苦,则肌肉四肢皆动,脾所主也”
生病起于过用:“五脏受气,强弱各有常度,若勉强过用,必损其真”
此为常也:常(规律)
备注:“生病起于过用”的发病观。
“生病起于过用”:①四时寒热温凉过用;②精神情志过用;③饮食五味过用;④劳逸过用;⑤药物过用。超过了机体自我协调和适应的能力,就会损伤阴阳气血,影响脏腑功能,成为疾病的常见病因。概括了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
“生病起于过用”体现了《内经》病因理论的学术特点,对指导疾病防治和养生有重要意义。
-------------------------------
正面

背面



